刊名:植物学报
曾用名:植物学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4-3466
CN:11-5705/Q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422857
被引频次:190718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SCI科学引文索引(2014);统计源期刊(2018);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期刊分类:林业
周文翰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一书,致力于在花草与文化构筑的时空中回溯历史,发现植物的细微差异与横向联系。
周文翰是艺术评论作家、艺术投资和文化产业咨询专家。曾任《财经时报》《新京报》记者,长期为《金融时报》中文网、《艺术家》等海内外媒体撰写艺术、设计、文化和旅行方面的评论,亦以顾问身份参与艺术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城市营销项目的策划与研究工作。2010年8月出版《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The Ruins of time),《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是其博物学专著。
周文翰说:“以前我总是去博物馆、市政厅之类的地方,后来喜欢上了植物园和自然博物馆,追寻植物的足迹。是旅行让我对植物如何在全球传播的历史有了兴趣。2008年,我从艺术记者岗位辞职,变成了一个背包客和旅行作家,在新加坡、泰国、印度、缅甸、尼泊尔、西班牙、意大利等地晃荡了两三年,一开始我主要感兴趣的是各地的美术馆和建筑遗迹,一边旅行一边给台北《艺术家》杂志撰写艺术展览和殖民风格建筑的系列评论,渐渐地我对人们观赏、食用的各种花木、蔬菜、水果植物的事情感兴趣起来。”
一种植物发源于何处?如何被传播交流开来?在不同的文化中又有怎样的意象?在不同的国度,植物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即便在同一种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
从科学性、人文性出发,结合中外文化交流史、园林史、美术史等,本书从更为综合的角度看待人类如何认识植物、如何赋予不同植物以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各种植物在不同地区、文化中传播的历史细节和反映的文化现象等。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是国内第一本有关植物的科学史、艺术史、园林史、自然史、生态史、文化交流史等的跨界博物学著作,书中主角是松、竹、梅、菊、兰、荷花、向日葵等大家习以为常的花木,但是作者结合多学科知识追踪它们在不同文化中如何被发现、命名、传播以及赋予其象征意义,以兼具文学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语言及跨学科的方法,对最常见的植物进行历史、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多向度解读,尤其关注各种植物相关的文化想象和文化认同的建立。譬如梧桐和法国梧桐如何上演文化场域的“误会”和“交融”,玫瑰和月季为何在爱情道路上分道扬镳?为什么不同的树都曾被佛教僧侣当作菩提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博物学著作《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中,作家周文翰在印度、西班牙、意大利、东南亚旅行两年,追寻从古到今有关植物的传播、认知历史,以生动、有趣的细节和艺术名作中的植物图画,娓娓道来,植物在不同文化中的来龙去脉和历史变迁,它们如何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得到传播和繁衍,并介绍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会、夸张、错位、巧合和邂逅。这是全球视野之下关于植物学的个人体验和知识追踪。可以说,《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就是追踪文化史和艺术图像史中的植物形象的演变,而植物如何被利用、认知、传播、赋予文化意义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侧面。
作者透露:“我发现欧美写园林、蔬菜、水果植物的书多数写他们在欧美如何传播、利用的历史,还穿插历史故事、花语之类,而国内的书多数都是写中国古典诗歌、文学中的植物象征、形象之类,而我与他们的不同首先是想从全球比较、传播的角度出发,看同类、近似植物在全球如何被认知、被赋予文化意义,这里面有一系列文化上的‘翻译’、‘误会’、‘错位’,挺有意思的,可能因为做过很多年记者,我也喜欢追溯一系列现象后面形成的机制,比如商业、宗教、政治等等因素怎样影响人们对植物的命名、使用、传播等。”
对于司空见惯的李子,周文翰写道:“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修道院看到一树树李子挂在枝头,就手摘了一个猛咬,结果酸的我眼前一黑,懵了好一阵,等恢复过来才想到中国早有王戎识李的典故。路边树上有成熟的果子而没有人摘,那一定是果子不好吃,否则哪能轮到你来动手。”
李子的奇酸无比,让周文瀚想起了中国古代的王戎识李的典故,在异国他乡的李子树下,中国的古典文化仍然闪耀光华。中国人所称的“法国梧桐”在植物分类学中称之为“二球悬铃木”,西班牙人从美洲引种的“一球悬铃木”(美洲悬铃木)和原产印度的“三球悬铃木”(东方悬铃木)在西班牙杂交产生了“二球悬铃木”,后来英国人大量引种作为行道树,法国多称之为“伦敦悬铃木”,法国人19世纪末在上海法租界大量引种作为行道树,上海人则称之为“法国梧桐”,至今还在上海的街道上成就一片片荫蔽,出现在各种浪漫小说、影视剧中。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网址: http://www.zwxbzz.cn/qikandaodu/2020/100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