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植物学报
曾用名:植物学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4-3466
CN:11-5705/Q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422857
被引频次:190718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SCI科学引文索引(2014);统计源期刊(2018);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期刊分类:林业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绿化美化,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用地紧张的问题。垂直绿化主要选择一些藤本植物与地被植物,能够在城市绿化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对新型植物垂直绿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常见城市环境垂直绿化类型
1.1 墙面绿化
墙面绿化,顾名思义便是在建筑外表面进行绿化,在使用阶段,一些具有吸盘或者气根的植物,能够在墙面上自由生长,并且不需要技术人员搭建支架,一些新型绿化植物便可以沿着墙面攀爬生长,一方面可以用于墙面装饰,另一方面起到城市绿化的重要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墙面绿化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技术人员对于垂直绿化的高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该植物的生长需要消耗一定时间才可以达到预期要求。技术人员为了改善垂直绿化植物生长,将植物盛放在特制的培养基上,以方便后续养护工作。技术人员在垂直绿化施工阶段,应该搭建金属框架,便于支撑植物生长。虽然垂直绿化能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但是总体耗时较长,对于植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使用这一手段进行绿化时,要有一个总体的考量,要选择适合这种绿化的区域,用科学合理的绿化技术来弥补这一缺陷。
1.2 柱廊绿化
城市交通发展较快,技术人员可以针对这些交通设施中的桥墩、廊柱等基础设施,开展柱廊绿化工作。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可以选择攀援或者模块式来种植藤本植物,引导这些植物在柱廊上有效生长,这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技术人员针对城市交通建设中存在较多柱廊的现状,重视藤本植物的有效使用,从而形成绿柱,配合一定的光照设备,提高城市整体艺术感。
1.3 立交绿化
目前,城市立交桥的使用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绿化技术人员在对城市立交桥表面进行绿化时,一方面可以改善行车环境,提高驾驶员驾驶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减少交通出行对于城市大气的污染。现阶段技术人员主要采用悬挂吊篮以及设置种植槽等方式来改善立交绿化。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对于立交桥阳面立柱与阴面立柱进行分开管理,并且制定有效的种植计划,发挥自身重要作用,用于改善城市绿化条件[1]。
1.4 坡体绿化
坡体绿化对于城市绿化整体布局有着重要作用,主要针对一些存在落差的坡面。技术人员在种植阶段,应该结合区域气候环境,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改善城市绿化种植条件,降低城市区域环境污染。坡体绿化主要选择一些较为优美的攀援类植物,技术人员要合理规划这些植物的生长区域,避免对行车与行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东北部地区一些公路边坡,技术人员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常春藤等植物,这种植物能够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可以提高绿化带植绿水平。在一些中东部地区,技术人员可以使用一些俯垂型植物,通过枝蔓的下垂,对于一些施工痕迹进行遮掩,从而改善行车环境,提高环境的美观度。在一些水域单面护坡,技术人员应该选择有气根并且耐湿的植物作为坡体绿化的重要种植物,从而减少雨水冲刷,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有着重要意义。
1.5 屋顶绿化
在垂直绿化使用中,技术人员通常选择藤本植物与地被植物,能够有效改善绿化环境。这种植物在使用阶段整体重量较轻,并且绿化率较大,能够在屋顶绿化中有效使用。目前,技术人员在屋顶绿化工作中,通常选择一些耐寒抗风的藤本植物,能够改善种植环境,起到绿化的重要作用[2]。
2 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选择
2.1 藤本植物
五叶地锦是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整体茎叶较长,并且顶部有吸盘,在7—8月份的时候会开花,并且结的果子在10月份的时候会成熟,果形为球形。这种藤本植物又可以称之为爬山虎,整体适应性较强,在我国种植的区域较广,并且易于管理。爬山虎在入秋之后,树叶会变为红色,给城市带来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提高城市绿化工作质量。
常春藤同样是一种藤本植物,与爬山虎相比,更加喜好湿暖气候,是一种常绿的藤本植物。该植物具有较长的葡萄性茎,并且在生长阶段对于外界的环境要求较高,主要适用于一些排水性较好,并且气候湿润的环境。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考虑该植物的习性,主要用于边坡绿化以及墙体绿化工作中,使用效果较为优异。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网址: http://www.zwxbzz.cn/qikandaodu/2021/0610/1286.html
上一篇:消逝的花屏明清园林中的独特造景
下一篇:植物及烟草表型组学大数据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