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植物学报
曾用名:植物学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674-3466
CN:11-5705/Q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422857
被引频次:190718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SCI科学引文索引(2014);统计源期刊(2018);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期刊分类:林业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吴征镒:被誉为中国植物“活词典”,改变了由

来源:植物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3年6月20日,中科院院士,有中国植物“活词典”之誉的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因病去世,享年97岁。 吴征镒从事植物研究和教学70余载,首先提出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与
2013年6月20日,中科院院士,有中国植物“活词典”之誉的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因病去世,享年97岁。
吴征镒从事植物研究和教学70余载,首先提出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与15种地理成分。
由他主导的科研相关工作,发现了中国南部西南部、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发展关键地区,真乃我国植物学领域的泰斗。
可是,吴征镒起初投身植物学,也遭遇了许多阻挠。尤其是吴征镒的父亲,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为何会报考清华大学生物系?
那么,吴征镒是因何与植物结缘?他的一生到底为中国植物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吴征镒
1916年6月,吴征镒出生于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其祖父曾在九江当过清朝官员。家里虽称不上富甲一方,但也是条件殷实。
1917年,吴征镒的祖父因病辞世。随后,吴家迁往扬州。幼年时的吴征镒不善交际,常常独自待在自家后花园(芜园)玩耍。
就如同鲁迅先生与百草园结下不解之缘,吴征镒同样在自家后花园中,观察各种花草树木,一看就是一整天。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幼年的吴征镒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对植物学萌发了极其浓厚兴趣。
13岁那年,正在上中学的吴征镒,从家中书房得到了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还有日本近现代著名植物学家牧野富太郎所著的《日本植物图鉴》,这两本书成为吴征镒日常最爱的读物。
1931年,15岁的吴征镒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两年之后,吴征镒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正式开始了植物学研究生涯。吴征镒早早下定决心,他将以植物学为终身事业。

吴征镒
可当吴征镒准备报考清华大学生物学时,却遭到家中长辈的反对。尤其是吴征镒的父亲,十分不解的询问他:“学这个有什么用,花花草草能当饭吃吗?”
吴征镒的父亲思想颇为守旧,无法接受新鲜事物,对儿子的这个选择感到非常不满。再加上当时正值战乱,有志青年往往将留学视为第一目标,出国深造后,回来光宗耀祖。
其次便是报考国内顶尖大学理科学习,将来毕业,也能混得一官半职,再不济能当个技术型人才,一辈子吃穿无忧,实在很少有人去关注植物与生物学。
18岁不到的吴征镒,也回答不了父亲为何要报考生物学?思来想去,吴征镒只能单纯回答道:“我爱花草,做标本,只想学好它。”
由于吴征镒一再坚持,父亲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勉强鼓励两句。好在,吴征镒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
1937年,吴征镒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前往云南组成“西南联大”。

1946年昆明(前排右二吴征镒)
来到云南期间,吴征镒实地考察,翻阅各种国内外植物图谱,编纂出《滇南本草图谱》,还举办过多次植物标本展览。
一时之间,大家都知道,西南联大有位小有名气的植物学教授。这也让吴征镒感到很高兴,激发了他继续研究植物学的兴趣。
值得一提,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被迫迁往昆明。这三所高校的全体师生,全部徒步前往昆明,旅程十分艰苦。
云南乃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全省植物各类占全国一半以上。清华大学迁往昆明,对吴征镒而言,也算是因祸得福。
1937年至1947年,吴征镒历时十载,整理出3万多张植物卡片,每张卡片都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的学名、分布地点和相关文献。这些卡片,正是吴征镒后来编纂《中国植物志》的基料。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吴征镒被调往中科院任职,参与筹建了北京、南京等地植物研究所。
被调往中科院后,吴征镒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最起码不用每天在野外奔波,也能时常与家人团聚。可吴征镒总觉得身上不得劲,还是想着再去“彩云之南”看看。

文章来源:《植物学报》 网址: http://www.zwxbzz.cn/zonghexinwen/2021/0804/1512.html


上一篇:家里这两处万万要摆上植物,能添财招好运进门
下一篇:乡下野外的植物,不要看不上,挖回家当盆栽正